三余365网
|
手机女生版
|
手机男生版
|
客户端下载
最近阅读
我的书架
|
登录
注册
首页
全部作品
排行榜
三余365网
>
其他
>
The Spirit of the Border
The Spirit of the Border
Zane Grey 著
类别:
其他
状态:
已完结
总点击:
546
总字数:
200455
经典读物
收起
展开
点击阅读
加入书架
最新章节
(0章)
全部目录
第18章
更新时间:18/12/18 09:28:26
作品评论区
(0条)
发表评论
暂无评论
查看全部评论>
发表评论
请先
登录
|
注册
0/1000
字
发表
签约作家
Zane Grey
作者有话说
亲亲们,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!求点击、求推荐、求书评哦!
同类推荐
后汉演义
客岁编《前汉演义》,就二百一十年间之事迹,撮要演述,而于女宠外戚之祸,独详载无遗,举前辙所以戒后车也。乃者赓续汉事,复及东京,并暨西蜀。而窃按东京,历数与西京略同,而其亡国之厉阶,则亦肇自女宠,成于外戚。或者谓后汉之亡,宦寺方镇实尸之,于女宠外戚似无与焉。岂知木朽则虫生,墙罅则蚁入,不有女宠外戚之播弄于先,何有宦寺方镇之交讧于后?四星耀斗,百桷摧栋,阳弱阴强,刘轻曹重,其所由来者渐矣,繇辨之不早辨也。昔范蔚宗作《后汉书》,于后妃列传中,一则曰权归女主,再则曰委事父兄,三则曰终于陵夷,大运沦,神宝亡,盖嗟叹之不足,故长言之。他如外戚党锢等传中,且连类并书,又复特创新例,作《宦者传》,冠其文曰:“邓后以女主临政,帷幄称制,下令不出闺闱之间,不得不委用刑人,寄之国命。”又曰:“自曹腾说梁冀,竟立昏弱,魏武因之,遂迁龟鼎。”夫邓后,女宠也;梁冀,外戚也;曹腾,宦寺也;魏武,方镇也;穷原尽委,举一例百,不已昭然揭橥欤?洎乎昭烈偏安,聊延一线,而其后复为一黄皓所误,则宦官之流毒使然。诸葛公所痛恨于桓灵者,不意于后主时又见之,良可慨已!惟史册浩繁,谁遑卒阅?至若编年纪事,各书不一而足,阅者更未免有汪洋之叹,反不若近代之通行《东西汉演义》暨《三国志演义》,则脍炙人口,俗之欢迎也。夫东西汉之叙事脱略,且多臆造,应为有识者所鄙夷。若罗氏所著之《三国志演义》,则脍炙人口,加以二三通人之评定,而价值益增。然与陈寿《三国志》相勘证,则粉饰者十居五六。寿虽晋臣,于蜀魏事不无曲笔,但谓其穿凿失真,则必无此弊。罗氏第巧为烘染,悦人耳目,而不知以伪乱真,愈传愈讹,其误人亦不少也。本编续《前汉演义》之体例,始于新莽之篡汉,终于司马氏之代魏,中历东汉蜀汉之二百数十年,事必纪实,语不求深,合正裨为一贯,俾雅俗之相宜,而于兴亡之大关键,如女宠,如外戚,酿而为阉祸,迫而为兵争,尤三致意焉。先民有言,“文不苟作”,鄙人固无当斯言,特以视附会荒唐,无关世道者,则相去殆有间欤?海内君子,幸鉴正之!中华民国十五年秋节,古越蔡东帆叙。
Whirligigs
经典读物
百家姓、颜氏家训、朱子家训、三字经
经典读物
大唐内典录
本书为道宣所撰之佛教目录学书。道宣在该书卷十〈自序〉一文内,曾叙及撰述该书之旨趣,谓前人目录多不详备,费长房之《历代三宝纪》虽较详赡,但又有真伪混淆之失。故此书之撰,乃志在改革前代书之弊病。其文云(大正55·338a)︰ ‘(前人之佛录)缀撰笔削,不至详密者,非为才不足而智不周也。直以宅身所遇,天下分崩,疆场关艰,莫阅经部。虽闻彼有,终身不窥。今则九围静谧,八表通同。(中略)上集群目,取讯僧传等文勘阅详定。更参祐房等录。祐录征据,文义可观。然大小雷同,三藏糅杂,抄集参正,传记乱经,考括始终,莫能通决。房录后出,该赡前闻。然三宝共部,伪真淆乱,自余诸录,胡可胜言。今余所撰,望革前弊。’ 全书收录东汉至唐初译者二二○人,经典二四八七部八四七六卷。麟德元年(664)成书。分为十部份。第一部份为历代佛教三藏目录,原题为历代众经传译所从录第一,始自卷一,终于卷五。所载起自后汉,至于唐初。每代先有叙论,次列佛书目录。每一译本或著作列出之后,辄叙作者之生平大略。此一部分与《出三藏记集》及《历代三宝纪》之目录部份略同,为本书之核心内容。其中隋唐部份,史料价值最高。 第二部份为历代翻本单重人代存亡录,有二卷,卷六为大乘三藏,收四九八部,卷七为小乘三藏,收三七二部。系自后汉至唐高宗时翻译佛书之简明目录。此部份之重点,在显示同一佛书翻译之次数(有仅一译本者,有数种不同异译者,有数种译本皆仅译原本之一部份者)。此部份除书名、卷数及译者之外,最重要者,即在注明那些书为同本异译。后人可藉此查知某一佛书同本异译之次数。 第三部份为历代众经总撮入藏录,一卷,即卷八。系唐代尚存之翻译佛书之入藏者,乃根据西明寺现藏入藏目录所著录。计收八百部。此部份卷首有当代所存大小乘佛书及传记之统计数字。其余皆为书名、卷数而已。可由此而查知唐初之入藏佛书。 第四部份为历代众经举要转读录,一卷,即卷九。此部份系为欲转读佛经之佛徒所设。此录序(大正55·312c)︰‘西明寺真懿律师,(中略)欲兴法藏,岁别转持。然以重译广文,多生倦怠,告余此致,因而演之。(中略)举大部而摄小经,撮本根而舍枝叶。’其用意在选择当时同本异译佛书中之主要译本,以供佛徒转读。例如《华严经》,在道宣以前有十四种译本(多为抽译其中一部份者),而道宣此录,则选东晋·佛陀跋陀罗之六十卷译本以供转读。并列出其他异译本之译名。此卷后代人除可作诵读佛经之参考外,亦可藉此查知各‘同本异译佛书’之大略。 其余六部份,即历代众经有目阙本录、历代道俗述作注解录、历代诸经支流陈化录、历代所出疑伪经论录、历代众经录目终始序、历代众经应感兴敬录,皆涵括于卷十。其中,历代道俗述作注解录系搜罗初唐(高宗)以前中国人之佛教著述目录(含书名、作者、卷数);历代所出疑伪经论录乃搜集初唐以前之疑伪佛书;历代众经录目〈终始序〉则含初唐以前中国佛书目录之书名、卷段、作者;历代众经应感兴敬录,内含历代诵经之感应故事。 本书在佛典目录学上,地位颇高。近人姚名达谓︰‘大唐内典录体例之完善,内容之精详,殆称空前绝后。’(《中国目录学史》〈宗教目录篇〉),梁任公则谓‘其书集法经、长房两派之所长而去其所短,更为有系统的,且合理的组织,殆经录中之极轨矣。’(《佛学研究十八篇》卷十七)然其书亦有某些枝节上之小错误,唐·智升曾在其所撰《开元释教录》(卷十)中指摘评述。